正在熱映的電影《我不是潘金蓮》里面的女主角李雪蓮持續二十幾年上訪,現實生活中信訪問題也被認定為“天下第一難”,百姓矛盾糾紛不能及時解決,很多領導一聽就撓頭。山西交口縣卻成功摘掉了戴了多年的“上訪縣”帽子,怎么回事呢?
危局:一場一觸即發的堵路危機
“嚇”死家畜、砸傷老人,村民用三輪車堵施工洞口……
2014年,山西省引黃工程下穿呂梁市交口縣部分村莊,連續多天的爆破波及了住在附近的馬鳳鳴家。
他家房屋開始出現裂紋,成了危房。更不幸的是,馬鳳鳴的父親被倒塌的窗框砸折了鎖骨和左足,緊急送醫。馬鳳鳴辛辛苦苦飼養的羊,有的被嚇早產,有的踩踏致死,損失三四十只,100多箱蜜蜂也被“嚇死”了大部分……
焦急萬分的馬鳳鳴找到施工方交涉,對方答應給予解決,但就是遲遲不見行動。“扯了一個多月,沒有任何效果。”馬鳳鳴說。
情急之下,馬鳳鳴“采取了措施”——用三輪車堵施工洞口,造成停工,同時要求施工方賠償200多萬元。
施工方嫌要價太高不答應。雙方劍拔弩張,事情陷入了僵局。
?
轉機:服務中心調解員幫了大忙
“沒有服務中心調解員的幫助,我的問題不可能這么順利就解決!”
高額的官司費用,讓馬鳳鳴轉而選擇上訪。信訪大廳的接待的同志告訴他鄉里的“社會服務管理中心”就能處理,不必來縣里。半信半疑的馬鳳鳴回到鄉里,接待臺的調解員李根保講政策擺道理,和施工方講利害關系,找主管單位負責人協調……四處奔走,調解10多次,終于使“石頭開花”——馬鳳鳴不再堵工地,施工方答應給予合理賠償。
一顆“定時炸彈”拆除了。
據李根保說,這樣的例子,在當地還有3個村、40多戶村民,曾多次到省城上訪,目前在社會管理服務中心的調節下也全部達成協議,只等鑒定結束后進行賠償。
?
武器:退休干部上下聯通方法靈活
“這些糾紛處理不好,就是不穩定因素,甚至發展為群體性事件!”這名拔除了大量基層糾紛“引爆點”的“資深”信訪調解員李保根說。
返聘“上能連通機關部門、下能連通百姓”的退休干部當鄉村信訪調解員,是化解基層矛盾、消解信訪積案的一件“秘密武器”。退休干部上能連通機關部門,下能連通百姓,方式方法靈活,調節效果令人“意想不到”。
?
疏浚:從疲于應付到主動服務?
已經習慣于挨批評、做檢查的交口縣,去年第一次受到山西省信訪局的表揚,并摘掉了“上訪縣”的帽子,返聘干部調解員大展身手的背后,是交口縣近年來摸索打造的基層矛盾糾紛化解系統。
交口縣位于呂梁山南部,煤、鐵、鋁等資源儲量豐富,由此導致的干群矛盾、村企矛盾、村礦矛盾也十分突出。“每年一到全國兩會、國慶等敏感日子,縣里的干部就要四處截訪,有的一年時間基本都待在太原和北京。”擔任交口縣信訪局局長近十年的梁文輝說,前些年交口縣每年花在維穩上的資金少則兩三千萬元,多則七八千萬元,但上訪量卻越截越多。
如今交口縣將原來每年用于維穩的幾千萬元資金用來加強便民設施,給基層矛盾來個“釜底抽薪”。
“交口縣已經設立100多個鄉村矛盾調解室。”交口縣政法委副書記郭文海說,像李根保這樣由退休干部返聘的調解員,已經覆蓋全部7個鄉鎮。有的在鄉鎮辦公,有的直接進駐村里,牽頭化解復雜矛盾。除此之外,還有2個縣級便民中心、89個農村服務站,遴選了451名網格長。每名網格長配備一部智能手機,隨時上傳群眾訴求和各村隱患點。自2013年運行以來,這三級平臺累計受理各類事件136458件,信息受理量位于全省第7,全市第1,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的作用日趨明顯。
“這是我們交口探索‘信訪問題不出縣’的一個創新。”交口縣委書記霍慧文說。
今天的主動服務,避免了往日的疲于奔命。端口前移,主動服務,這種變化有效“疏浚”了溝通渠道,基層糾紛一部分消滅在萌芽狀態。
2015年,交口縣進京上訪量更是從上年的27批次53人次下降為7批次7人次,人數下降近9成,省內上訪量也明顯減少。今年上半年,交口縣赴省城上訪量則為零;進京上訪人數下降為往年的三成。
全國政協委員邸瑛琪:
應該提倡“推定上訪公民有理”的理念,將上訪群眾作為和接訪人員具有同等人格的人看待。樹立上訪群眾不應在人格上受歧視和排斥的理念,尊重上訪群眾、善待上訪群眾。要建立梳理、分擔、解決問題的專門機構,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
政協委員梁偉華:
國家需要關注老百姓的正常需求,關注和正視民生領域的一些問題,政府應廣開老百姓的言路,盡快建立健全有關上訪的相關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梁志敏:
公民有權利反映自己的訴求,但上訪應該是有序的,不能找一幫人圍攻政府,需要有一個機構去解決老百姓的訴求問題。有關部門確實履行自己的職責,解決老百姓的實際問題。不應該不聞不問、不理不睬,這很容易導致社會矛盾的進一步激化。
?
相關閱讀:
?
一大波交通利好,將直接影響你日后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