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以產生社會負擔(Burden of Disease)為標準,腦相關疾病已經同心血管疾病、癌癥成為中國三大“社會負擔疾病”。由于社會的老齡化增加和腦疾病診斷和治療困難,其社會負擔占比急劇增加。
湖南省政協副主席、農工黨湖南省委主委、南華大學校長張灼華介紹,以美國為例,腦疾病已經超越心血管疾病和癌癥,成為第一大社會負擔疾病。有研究指出到2030年,全球超過50%的老年癡呆和帕金森病人會在中國。很遺憾,人類對人腦的基礎和疾病知之有限,診斷、治療和預防有很大的困難。有鑒于此,近年來發達國家對腦科學的研究正在掀起新的研究大腦科學和腦疾病高潮。美國的“腦計劃”(BRAIN Initiative)和歐盟啟動的“人腦計劃”(HBP),反映了國際社會對此的高度重視和極度需求。我國也不甘落后,中國“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項目已經正式立項,國家科技部正在組織實施方案;多個省市也已經相繼調整產業結構和投資方向以配合國家腦計劃,以提高其科技創新含量和經濟驅動力。例如: 北京啟動腦認知與腦疾病和腦認知與類腦計算腦科學專項,兩年來已經部署2.77億;上海的“腦智工程”側重于神經計算及類腦智能;重慶、深圳、成都、山東、寧夏、廣東、江蘇、河南也啟動了類似的腦研究計劃。
2018年9月,在湖南省科技重大專項“人腦重大神經變性疾病和神經發育疾病的分子病理機制研究及應用”的支持下成立了“湖南腦計劃”。張灼華委員認為這一力度還不能聚集湖南的腦科學研究的力量。湖南湘雅在人腦疾病的研究和臨床在國內有一定的基礎和較強的實力,國防科大在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在國內領先,湖南大學在化學生物學上有眾多的成果。在我省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過程中,充分利用我省在神經科學和高新科技集中的優勢,對接國家科學計劃,開發大健康領域腦疾病相關科學研究和發展相應產業,將為湖南的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為此,張灼華委員提出如下建議:
1.利用“湖南腦計劃”的難得機遇和湖南的優勢,聚焦腦功能及腦疾病,整合神經科學、神經病學,精神病學,遺傳學、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等學科優勢資源,布局協同創新和平臺建設,推動腦科學與腦疾病研究領域的原始創新。
2.在科技創新引導下,設立專項資金促進腦科學與腦疾病研究和技術開發。成立跨學科腦科學與腦疾病研究中心。
3.充分利用國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湘港澳科教合作的機遇,建設腦科學相關科學研究和產業開發。例如,建立共同建立“湘港澳腦科學中心”。
4.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同時也培育與腦科學、腦疾病和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在長沙的落戶和形成。促進中國乃至美國和歐盟腦計劃研究成果在長沙的轉化,形成新型產業鏈。
(農工黨湖南省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