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復《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時要求強化生態底線管理,實施兩線三區空間管控,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北京市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面積4290平方公里,占市域總面積的26.1%。生態紅線實行強化剛性約束,嚴禁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各類開發活動,嚴禁任意改變用途。
從生態控制線實踐較早的歐美國家及深圳、廣州等國內城市來看,單純強調保護將導致明顯的“鄰避”效應,即“NIMBY”(Not In My Back Yard)。因為生態保護的風險由該區或鄰近居民承擔,收益卻由全社會共享,實施保護往往受到相關社區集體的反對,生態保護的社會矛盾和經濟代價非常突出。
目前北京市將組織推進生態保護紅線地方立法。在實地調研和相關經驗教訓總結的基礎上,針對北京未來生態紅線的落實推進提出相關建議。
第一,樹立高質量的保護觀,以生態旅游讓人民共享保護與利用的成果。生態紅線是實現城鄉居民美好生活的手段,不是目的。北京的生態紅線包括了最好山水資源,如北部燕山生態屏障、西部太行山生態屏障、永定河沿線生態防護帶、潮白河—古運河沿線生態保護帶,既是首都人民向往的綠色休閑目的地,也是反映首都生態文明建設的晴雨表。生態紅線應成為城鄉居民實現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支撐,建立生態紅線的目的在于讓人民共享保護與利用的成果。
以旅游促進生態利用是更好的保護。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村要美,首先要富。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美麗鄉村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應該是幸福鄉村、富裕鄉村。生態紅線區域的很多鄉村具備發展休閑度假、運動康養、文化創意等產業的優質潛力。善加因勢利導,以鄉村旅游共促發展方式轉型,走綠色化發展道路,實現生態產品價值變現,才能讓村民自主、自愿、自覺去保護綠水青山。
第二,生態保護旅游化,將生態設施植入旅游功能。要讓生態保護實現景觀化、旅游化。使生態綠地發揮復合功能,如通過田園打造大地藝術景觀,為鄉村旅游增加游覽項目;增加防護林帶的品種配置和季相變化,提升游客體驗。生態修復要實現旅游化。北京生態紅線內主要包括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維護、水土流失生態敏感區等三類生態功能區域。可結合山體邊坡景觀美化、梯田臺地景觀建設、濕地駁岸美化、生產廢棄地修復旅游化等實現生態治理的多重功能,實現保護與發展的綜合效益。還要活用傳統的建造技術和生產技術。與現代技術相比,傳統技術對自然的影響更小,對城市游客也有很高的旅游吸引力。如對傳統民居保護性開發,既可以防止傳統民居的衰敗和消亡,也可以結合民宿打造,實現旅游價值;對傳統的種植、養殖技術,鄉村習俗進行保護傳承,也是豐富旅游活動、節慶的重要手段。
第三,旅游開發生態化,以“三綠模式”推動生態旅游發展。一是建立綠色公約。明確游客、村民在旅游過程中的責任和義務,并納入《村規民約》,在立面改造、綠化、垃圾分類等方面形成契約,形成綠色治理模式,使游客和村民能自我約束、自發參與生態保護。二是落實綠色資產清單。辨識村莊周邊具有生態價值、旅游價值的山水林田湖草和文化遺產,形成綠色資產清單,進行建檔登記,將綠色資產保護責任分解到人,實現嚴格保護。三是提倡綠色消費。對旅游“食、住、行、游、娛”五個環節中的低碳旅游行為制定獎勵標準,將游客的每一項低碳行為給定獎勵數額,抵扣旅游消費。
第四,做好全域旅游規劃,統籌生態紅線內外村莊發展。生態紅線內外要協同發展。生態紅線作為生態保育的高壓線,不能被簡單地理解為禁區,它也是區域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以空間管制、生態規劃,或是其他視角為切入點的規劃工作,若割裂建設用地與非建設用地的聯系,僅僅關注前者或后者,都是片面和不合理的。只有將其融入線外空間的規劃體系,實現一體化開發更新,才能夠實現城鄉范圍和區域尺度的協同保護和聯動發展。
應以全域旅游規劃統籌資源。對紅線內自然和人文資源進行核心價值挖掘,探索其在全域整體旅游功能運作中所承擔的職能。在旅游線路打造方面,統籌紅線內外林地、水域、古跡等節點資源,依托交通線路或自然河流打造串聯內外的生態人文體驗網絡。
以全域旅游規劃實現功能互補。由于線內建設受限,旅游開發所需的停車場、酒店、餐飲等配套設施可集中布置在線外的鄰近村莊,以減少游客在線內的停留時間,保證線內的生態承載量。線內村莊應采用綠色規劃手段,對開發更新項目進行嚴格的環境評估,盡可能減小對線內生態質量的影響。
第五,適當賦予村莊生態資源使用權和管理權。在生態剛性要求下,線內村莊的生態資源使用權和管理權將被大量剝奪,如深圳線內社區無法辦理房產證、物業抵押、買賣等活動,使生態控制與社區利益存在顯著的沖突。
因此,應適當賦予線內村莊生態資源的使用權和管理權。權利適度下放就意味著擴充了村莊對線內資源的調控與配置能力,這樣有助于激發村民的主觀能動性, 促使他們創造性地提供環境服務,從而使生態紅線內部資源效益最大化并贏得公眾對生態線價值的共識。
要鼓勵相關利益群體共同參與生態保護政策制定。公眾參與有助于采納各方的建議并及時協調沖突,制定出比較合理的補償方案。如果缺少與主要利益體的協商, 則制定出的方案也將不能很好地被貫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