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致貧返貧風險防控力度,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風險規避機制,才能讓脫貧攻堅釋放出施之長遠的民生紅利。
不久前,從電話里聽到一個消息:農村老家的一個熟人開著農用三輪車從高坡失控沖下,車毀人傷。不僅治療花費頗多,而且駕駛人勞動能力受到很大影響,家庭也因此陷入貧困。
近年來,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持續推進,拖拉機、農用三輪車和聯合收割機等農用機械的使用頻率明顯提高。但與之不相適應的是,農民的安全生產意識卻相對薄弱,農機安全事故引發致貧返貧問題不容忽視。陜西銅川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一項調查顯示,三個鄉鎮和街道辦共有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992臺,有證駕駛人員僅有219名,已到報廢期的農機具有707臺。不僅農用機械數量與合格駕駛人員之間存在結構性失衡,而且多數農民并未購買交強險和商業險。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或作業事故,就可能導致“十年辛勞奔小康,一場事故全泡湯”的結果。
農機具安全事故導致返貧的情況,也再次提醒我們,貧困群眾家庭經濟基礎普遍薄弱,往往經受不起天災人禍、事故變故的“風浪”。如果脫貧攻堅缺乏科學精準的配套幫扶措施,脫貧質量不高、不穩定,貧困的陰影就會再次侵襲。這提出了一個深層次的問題:在脫貧攻堅進入決勝階段的關鍵時期,如何鞏固成果、防止返貧、形成可持續的脫貧效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防止返貧和繼續攻堅同樣重要,已經摘帽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要繼續鞏固”。這就需要處理好防止返貧和繼續攻堅的關系,有針對性地解決突出問題、消除返貧因素。
從在農村調研采訪的情況來看,既有需要繼續用力的老問題,也有值得注意的新情況。在老問題中,重大疾病無疑是一個高風險因素。大病致貧返貧最大的原因是農村家庭的經濟抗風險能力低,而醫保大病報銷以及大病救助有時不足以為他們提供有力的保障,特別是難以覆蓋過度醫療、不當醫療造成的就醫貴問題。在逐步提升醫保水平的同時,也需要合理引導就醫,嚴禁亂檢查、濫用藥、不合理收費。
隨著農村不斷融入市場經濟大潮,一些返貧致貧的新情況更值得注意。比如高利貸就是一個突出的返貧因素。農民在結婚、子女上學、重大疫病急需資金時,如果不能得到正常的金融服務,就可能通過私下渠道借高利貸,從而陷入常年償還利息的泥潭之中。幫助農民群眾免受高利貸的危害,既要徹底鏟除農村非法放貸生存空間,也需要加大力度發展普惠金融。再比如合同糾紛案件也日益受到關注。隨著農產品日益與市場接軌,越來越多的農民會簽訂購銷合同。農民往往欠缺合同意識、證據意識,一旦出現糾紛可能會輸了官司致了貧。筆者在采訪中,陜西省銅川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馮迎春就建議,建立鄉鎮法律顧問機制,最大程度規避貧困戶在農副產品銷售中的法律風險。
脫貧不返貧才是真脫貧。加大致貧返貧風險防控力度,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風險規避機制,才能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讓已經脫貧的農民群眾不再返貧,讓脫貧攻堅釋放出施之長遠的民生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