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為定點幫扶貧困縣銷售農副產品小記
“八月豆是什么豆?”“是隆林的農家小黃豆,一般在農歷八月收割,所以叫八月豆。”
“鐵皮石斛怎么吃?”“吃法有很多種,可以泡茶、泡酒,也可以煲湯。”
……
10月17日上午,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辦公樓一樓大廳內,人頭攢動,熙熙攘攘,像集市一般熱鬧。大廳兩邊擺著兩排長桌,桌上擺放著茶葉、核桃、豆類等各類農副產品,人群圍在桌前詢問、議論、挑選著自己喜歡的農副產品,用手機掃碼支付或埋頭填寫訂單……
自治區政協機關怎么成了“集貿市場”?
原來,這是自治區政協辦公廳為了助推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幫助貧困戶實現增收,組織定點幫扶的隆林各族自治縣貧困村提供特優農副產品,特意在第27個國際消除貧困日、第六個國家扶貧日舉辦的一場農副產品展銷會。
地處桂滇黔三省區結合部的隆林,自然條件惡劣,石漠化面積大,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是國家級貧困縣、廣西4個極度貧困縣之一。當天,來自隆林的弄桑、梅達、么窩、大慶等4個貧困村和三沖茶葉、紅谷集團、金秋農業、紅姐特產等4家農業企業,都把自家的“網紅產品”帶到了展銷會現場,受到自治區政協機關干部職工們的青睞和追捧。
“這是我家自己種的高山百合,可惜只帶了4斤樣品,根本不夠賣。”克長鄉大慶村村委會主任李世輝告訴記者,他們村共有30戶貧困戶種植高山百合,種植面積共100畝左右,他家種了10畝。村里的貧困戶都很踴躍參加這次活動,有40多戶貧困戶提供了野生蜂蜜、八月豆、核桃、鮮百合等農副產品。
自治區政協辦公廳派駐隆林克長鄉梅達村第一書記蔣明來和村團支部書記龍廷勇正在給產品裝袋,他們帶來的野生蜂蜜、生姜和香芋都十分搶手,展位一下子就空空如也。“我們回去將根據訂單盡快組織貨源,爭取借助這個平臺把我們村的好貨推銷并宣傳出去。”蔣明來說。
展銷會上,隆林縣政協主席黃子鋒也當起了“推銷員”,不遺余力地向自治區政協機關干部職工們推銷隆林的農副產品。“自治區政協領導高度重視這次活動……這只是個開端,以后我們還會陸續通過自治區政協這個平臺推廣我們的產品,攜手幫助貧困戶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