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現場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張意): 11月1日,中華文化學院(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主辦的“中華文明與中國道路”學術論壇在北京舉行。羅伯特 庫恩、錢乘旦等20余位中外知名學者,圍繞“中國道路的文明根源”“中華文明的核心要義”“中華文明與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文明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鑒”等議題發表觀點、碰撞交流。
中國道路的世界意義
論壇中方主辦方負責人、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潘岳在開幕致辭時如是評價中國道路的世界意義:中華文明與中國道路是開放的,我們必然高舉新型全球化旗幟,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中華文明與中國道路為世界提供了一種集中精力辦大事迅速實現現代化的制度參考。中華文明與中國道路不會導向大國霸權沖突的老路,而會為各個文明國家和平共贏探索新路。
“唯有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才會淬煉出真正的共同價值。”潘岳說。
論壇美方主辦方負責人、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庫恩闡釋了他對中國為什么能創造奇跡的理解。他說,新中國成立70年的成就,與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強有力的統一領導和正確決策有著直接關系,“在政治穩定的前提下,充分調動經濟和市場活力,中國才能實現這些目標”。
此外,他對世界格局中的中國評價說,雖然其他發展中國家具有不同的條件和文化,但中國認為其扶貧經驗可以提供幫助。當未來的歷史學家寫下我們這個時代的編年史時,中國的精準扶貧很可能就是專題故事之一。
文化傳統決定道路選擇
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發言指出,共產黨人作為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忠實繼承者,選擇走社會主義道路,和中華民族追求的“天下為公”的“大同”思想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中國之所以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社會主義思想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的文化土壤,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追求,淵源于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倫敦國王學院中國研究教授兼研究所所長克里·布朗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為中國量身定制的,有其獨特的成分和元素,它是由其獨特的文化和知識背景所支撐和約束的。中國的規模和作為一個經濟體的突出地位,意味著中國的獨特性具有特殊的潛力和現實性。歐洲和美國的當務之急是解決對中國傳統基本知識缺乏了解的問題。
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錢乘旦說,在現代化進程中,許多國家取得成功,古老的文明恢復了自信,重新找到了自我,文明的多樣性再次煥發新生,文明間的平等關系正在重新樹立?,F代化的成功與否,在于一個國家能否找到適合于自己的發展道路,尋找自身的發展道路是每一個國家最關鍵的任務,歷史和現實都說明這一點。
中國之于世界
針對中國的國際地位,美國對外關系委員會亞洲研究主任易明認為,今天的中國是世界大國,影響著國際體系的未來,中國有能力也有意愿塑造未來的國際秩序。很少有國家能夠將達成全球共識所需的智力、經濟和政治資源聚集在一起,而中國作為建立“命運共同體”的呼吁者,有機會挺身而出,啟動這一進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王湘穗則指出,中國經濟總量上升到美國的63%,中國從中低端向上發展,原本在產業鏈上依存的兩國經濟結構發生變化。從世界發展的大勢來看,一定是走向多極化,走向多元化,以美國主導的單一世界體系一定會瓦解,變為多極化的世界。
在推動中國的國際關系方面,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張蘊嶺認為,中國做新型大國,周邊是第一層感知區,中國要成為世界大國,走向世界舞臺中央,先要邁好新周邊關系、秩序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這一步。
耶魯大學杰克遜全球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羅奇認為,中美兩國要以建設性的方式解決問題,需要兩國致力于經濟發展的決心和共同繁榮,而非自我懷疑和恐懼。兩國要擺脫“交易的藝術”所帶來的危險,接受“中庸的智慧”。
正在中華文化學院(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習的西藏自治區各大寺廟各大寺廟的中青年經師學員,新疆鄉村基層阿訇學員,福建省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學員,民營企業家學員,八大民主黨派學員、海外各華文傳媒的學員共400余人現場聆聽論壇,中外學者與各界學員共聚一堂,多元對話,氣氛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