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花生、芝豇、烤煙等特色種植產業遍地開花;肉牛、肉羊等養殖業日益興旺;一戶一棟‘扶貧棚’讓彰武縣農民不再看天吃飯……”說起省政協通過定點扶貧幫助彰武縣栽下的一棵棵“搖錢樹”,彰武的老百姓無不伸出大拇指點贊。
按照省政協主席夏德仁提出的“要勇于直面脫貧攻堅中遇到的困難和矛盾,知重負重、攻堅克難、苦干實干,探索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加強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確保貧困縣徹底摘帽”的具體要求,省政協在多元聯動的扶貧大格局中,對彰武縣急需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項目、招商引資、技術引進和人才培養等關鍵性資源都給予大力支持,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脫貧攻堅要“輸血”更要“造血”
脫貧攻堅,產業項目是“鐵抓手”。如何在彰武縣發展產業扶貧,是省政協領導時刻牽掛于心的問題。
今年2月,2019年度省定點幫扶彰武縣工作會議在彰武縣召開。會議召開前,夏德仁專程到興隆堡鎮東雙廟村,對設施櫻桃脫貧項目進行視察。
7月,夏德仁率隊到彰武縣開展專題調研。調研組深入7個鄉鎮,實地調研庭院經濟、櫻桃大棚、黑木耳種植基地、肉牛養殖合作社、西藍花種植項目、沈陽圣瑞斯服裝廠扶貧車間等8個扶貧項目發展情況;深入到4戶貧困戶家中走訪,認真了解扶貧政策落實、扶貧產業項目情況;到彰武經濟開發區4家工業企業調研,了解縣域經濟發展壯大情況;實地考察德力格爾湖濕地、遼寧內蒙古邊界林以及隆源沙業,了解草原生態恢復建設項目進展情況。
8月,夏德仁再次來到了彰武縣,就草原生態恢復工程進行調研。這次調研與以往不同,他召集部分住遼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一同為彰武縣草原生態恢復示范區建設及后續產業發展項目建設鼓呼建言。彰武縣委、縣政府領導對省政協的幫助支持十分感謝。縣委書記劉江義說:“我們要把省政協的建議融入到具體工作中,全力打造遼西北首個集現代農業、生態牧場、田園社區于一體的‘生態彰武’草原綜合體,形成遼寧草原模式。”
據了解,省政協每年都多次到彰武縣開展調研、召開工作會議,與當地干部群眾一起找路子、想法子、出點子,積極協調各幫扶單位向彰武傾斜幫扶項目、幫扶資金和幫扶政策。僅在2013年至2018年的5年時間里,就為彰武縣協調各類幫扶資金7.16億元,協調貸款2.15億元,實施幫扶項目305項,走訪貧困戶2700余戶,資助貧困學生1100余人。
脫貧不忘“強基健體”
要想富先修路。省政協在調研中深入到各個村屯,村民們總會提起:“要是有路,我們家的豬每斤都能多賣上1毛錢。”“要是路上沒積水,我那孩子也不會摔傷。”“只要把路修好了,我們自己都能想法脫貧!”……
想其所想,幫其所需。省政協多方奔走鼓呼,解決了村民們心中的“老大難”——
“在省政協的大力幫助下,彰武縣縣城北段的交通‘梗阻’終于被打通了。”
“豐田鄉的道路破損嚴重,省政協與相關部門通力合作,讓干凈整潔的水泥路通到了村民家門口。”
“在省政協的協調溝通下,省交通廳調撥資金對韓杜線公路破損嚴重的27.5公里路段開展大修。該公路升級為縣級公路,不再由縣鄉財政負責維修,徹底解除了縣鄉無力修繕的后顧之憂。”……
省政協駐村工作隊隊長張立軍說:“老百姓心里有本賬。大家都說,是省政協幫助他們走在了脫貧奔小康的大道上。”
在修路的基礎上,省政協還通過聯系省慈善總會、組織委員捐款、組織書畫家開展義賣等活動,為豐田鄉的九年一貫制學校捐贈學習用品,為鄉幼兒園添置教學設備,為鄉衛生院提供基礎改造,使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全面提升。
駐村干部“駐”進村民心坎里
“多年來,省政協駐村工作隊展開‘脫貧接力’,一茬接一茬的機關干部被派到村里任職,與我們當地干部同心協力,決戰脫貧攻堅。”彰武縣豐田鄉鄉長馮書明不無感慨地說。
登錄淘寶和拼多多等網絡平臺,人們會看到省政協駐村工作隊隊員開設的農產品店鋪,幫助村民賣笨雞、雞蛋、黑木耳等農產品。當地農民高興地說:“在駐村干部的幫助下,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我們不光能脫貧,還能致富!”針對豐田村沒有企業的現狀,駐村工作隊隊員們積極協調,成功引入沈陽圣瑞斯服飾有限公司入駐本村,實現村納稅企業零的突破。在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中,駐村工作隊隊員張洪義將自家的轎車噴上宣傳口號和舉報電話,走村竄巷向當地村民宣傳相關工作政策。
……
路修好了,項目引進來了,農民增收了……一件件扶貧成果浸潤著省政協駐村工作隊隊員的辛勤汗水。
母親住院不能及時趕回家照顧;妻子在外地工作,孩子沒人照料,只能送回農村老家;堅持7年駐扎在鄉村,默默奉獻不求回報……正如曾負責扶貧工作的省政協市縣政協聯絡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徐安龍所說:“省政協扶貧干部把愛心與溫暖送到貧困群眾家里。雖然苦點累點,但看到群眾的問題解決了,大家的干勁兒就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