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的陰雨與烈日輪番洗禮之下,廣州依然風雨兼程、生機盎然。
今年的6月,廣州比往年多了一個不同———市兩會召開,隨之而來的是嚴格精細的防疫措施、緊湊精簡的會議議程、高效務實的協商議政。“疫”味深長、以“疫”謀變成為了此次兩會的重要標簽。如何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如何把握后疫情時代的新機遇?市政協委員們記在心頭,并付諸行動。
“企業活了,廣州才有希望。”疫情讓企業原來的發展挑戰變成了生存挑戰。在分組討論、大會發言和界別座談中,委員們不約而同為實體經濟發聲。
市政協常委曹志偉疾呼,要通過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推出更多企業用得上、用得順的幫扶措施,增強企業“造血”功能。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當系統性風險發生時,只有最大限度穩住產業鏈,才能穩住經濟、穩住民生。市政協委員王錦榮認為,幫助民營實體產業鏈提升應對系統性風險能力,是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長久之策,建議從完善金融服務體系、防止產業鏈斷裂、優化產業生態和增強企業發展信心等方面綜合施策。
民進廣州市委會副主委梁曉玲則指出,品牌是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她建議建立“灣區制造”品牌評價體系,加強組織保障和政策扶持,并在6月舉辦的線上廣交會召開首批“灣區制造”評定企業發布會,持續拓展和延伸,讓灣區走向世界,讓中國品牌享譽全球。
在政府帶頭過“緊日子”的大背景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成為大家的共識。傳統產業如何煥發新活力?
致公黨廣州市委會專職副主委岳朝陽表示,疫情對會展業打擊沉重,但危中有機,疫情將迫使整個會展行業加速在數字領域發展,形成線上線下結合的“雙線會展”模式,跨界融合也將為會展業注入新動能。他建議,廣州應支持會展業在管理模式、展覽業務模式的轉型上有所突破,抓住變革的契機,加快建設線上會展之都。
市政協委員高集群則看到了廣州制造業的發展瓶頸,認為廣州亟須在汽車制造業的危機中孕育新機。“廣州作為汽車制造之都,汽車產業鏈極為豐富,擁有發展汽車服務業最肥沃的土壤。”他建議,大力打造千億級汽車服務產業集群,并從資金、場地、人才、標準四個方面予以政策支持。
廣州是中醫藥強市,但短板也不少。市政協委員劉根生建議,成立市中醫藥管理局,加強中醫藥管理服務體系建設;推進中醫藥產學研結合,創新推廣院內制劑,建設醫藥產業強市。
由疫情催發的康養旅游也躍入委員眼簾。市政協委員歐陽智鴻表示,康養旅游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民生福祉,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加大謀劃康養旅游產業,將為傳統旅游業打造新引擎、注入新動力。廣州應及早開展前瞻性規劃,優化各區區域定位,盤活及整合山水林泉旅居資源。
新基建也是此次市政協全會的熱詞之一。市政協委員謝勇建議,加速培育一批5G應用“拳頭”產品和一批扎根廣州的5G產業獨角獸企業,推動廣州成為全國5G應用創新發展的策源地。他還建議,廣州應加快構建粵港澳5G應用創新中心,為廣州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育新機、開新局裝上新引擎。
同樣著眼于新基建的還有市政協委員朱伏生。他以“穗康”小程序為例,提出“我們不僅需要這種方便的小程序,更需要一個智慧化的應急預警體系”。他提出,用數字化思維建設優化城市安全風險預警體系,整合規范城市運行安全領域感知網絡數據采集。同時,還要加強對城市安全風險預警體系研究和復合型數據人才儲備,以社會凝聚力優化城市系統風險防范能力。
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市委書記張碩輔高度肯定了委員們的建言。他寄語市政協及委員,要充分發揮優勢,堅持求新求實求變求解,強化育新機、開新局,聚焦中心工作,進一步提高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水平,為推動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匯聚更多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