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座談協商供熱提案辦理綢繆束薪,只為群眾的冬日暖陽
(記者范文杰實習記者張倩)寧夏地區冬季持續時間長,每年供熱時間達151天,供熱是寧夏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日前,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經濟委員會就關于供熱的重點提案召開座談會進行辦理協商。
在今年的自治區政協全會上,王寧、王潤強、馬玉清三名委員聯名提交的《進一步完善提高自治區供熱安全性和智能性建設水平的提案》被列為重點提案。提案指出,2012年寧夏出臺《寧夏回族自治區供熱條例》,實現了自治區供熱體系標準化、規范化管理。但按照“保障供熱、節能供熱、智能供熱”要求,目前自治區在供熱保障方面依然存在安全性隱患、網管不通、供熱不能共享等問題。
委員們建議,在環保政策允許的前提下,對自治區熱源點進行優化布局和提標改造:居住人口在50萬以上的城區按東西南北布局4個以上熱源點,居住人口在50萬以下城區布局2至3個熱源點。同時,讓環保合格的大型民營供熱企業參與到整個城市的集中供熱中,增加企業之間的競爭力,確保供熱質優價廉、同熱同價。
“供熱負荷的大小與室外溫度息息相關,天氣越冷,熱負荷越大,供熱量需求越高,但由于熱電聯產的熱量可調幅度相對較小,在極寒天氣來臨時,將直接影響老百姓的供熱質量。”委員們還建議,推廣智能化節能溫控設備,降低供熱成本,減輕百姓采暖費支出。
提案主辦單位———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采取‘邀請座談、組織視察、現場辦公’等形式,邀請委員直接參與辦理,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提高提案辦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