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北京1月21日訊(記者 江虹霖)戰“疫”,成為北京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關鍵詞。1月21日晚7:30,北京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舉行第一場大會發言,來自醫療衛生界、婦聯界、科技界、工商聯界的多位北京政協委員回憶親歷戰“疫”,講述逆行故事,分享感悟與思考 。
委員們通過住地閉路電視系統和委員履職平臺收看以“自我教育、凝聚共識”為主要內容的委員大會發言。(北京市政協供圖)
與以往不同,因疫情防控,這場大會發言采用了視頻錄播的方式。但一屏之隔,并未阻斷抗疫故事里的感動與共鳴,生動詮釋了同舟共濟、凝心聚力的政協力量。
李海潮:援鄂抗疫,更深刻理解政協委員的使命責任
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李海潮
李海潮委員是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大夫,參加過2003年抗擊SARS的工作和印尼海嘯的國際救援。“新冠疫情迅速蔓延的危急時刻,我作為北大醫院醫療隊隊長和134名同事奔赴武漢。”在武漢工作的60天,李海潮負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B9西重癥病房的醫療工作。其所在醫療隊共收治重癥及危重癥新冠肺炎患者115例,位列中法新城院區第一,直接出院患者100例,出色地完成了醫療救治任務。
命運與共,大國擔當。在抗疫取得階段性勝利的時候,中國在第一時間和全球進行了分享。李海潮參加了國務院新聞辦歷史上第一次全英文新聞發布會,中國專家在武漢,眾多外國媒體在北京,通過5G技術,中國專家將應對新冠肺炎的防治策略毫無保留地進行了介紹。
李海潮認為,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深與世界各國的廣泛交流,主動參與全球治理,將為我國實現自身發展、承擔國際責任提供重要機遇。
經此一“疫”,李海潮表示,作為一名專業人士,應該發揮自身專長,胸懷大局,主動作為。作為一名政協委員,能更加深刻地體會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自己肩負的責任與使命。
王以新:白衣執甲,舍我其誰
北京市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全科醫療科兼北京安貞醫院大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王以新
“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后,我第一時間報名上前線。因為在17年前抗擊‘非典’時期,我曾帶領百余名住院醫師抗擊疫情實現零感染。”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全科醫療科兼北京安貞醫院大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王以新委員從事醫療工作近40年。疫情發生后,她帶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百余名醫務人員堅守崗位,連續奮戰70多天,每天超過12個小時,大年三十仍堅守在防控一線。王以新說,這已經是她的第13次過年值班了。
疫情初期,由于防控物資缺乏,王以新帶領大家制作簡易防護服和護目鏡,最終實現全員零感染;在人員缺乏時,主動參與咽拭子采集和隔離酒店健康監測等一線工作;為解決疫情期間看病難問題,協調安貞醫院多個科室醫生下社區支援;6月初再次出征,帶領中心醫務人員順利完成區域集中采樣,累計達6萬多人次……
由于過度勞累,王以新患了“耳石癥”,但每每想到“戰‘疫’不能沒有我”,就咬牙堅持著。
即便抗疫任務繁重,作為市政協委員,王以新堅持履職盡責,組織牽頭撰寫疫情防控通訊百余篇;提案8篇、建議14篇。
當危及生命的疫情來臨,你是否能破繭而出,成為守護生命的逆行者?發言最后,王以新堅定地說:“白衣執甲,舍我其誰!抗疫有我,使命擔當!我們時刻準備著‘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薛向東:承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信息化系統,被中國力量感動
北京市政協委員、東華軟件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薛向東
東華軟件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薛向東委員回憶,東華軟件是在大年初一早上接到武漢衛健委承建火神山醫院信息化系統緊急指令的。“我們半天時間就組建起了近300人的團隊,其中包括由59名勇士組成的武漢一線現場實施團隊。項目團隊日夜加班加點,用9天時間完成了兩三個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2月3日如期交付火神山醫院信息化系統并投入使用。”幾天后,該項目團隊又轉戰雷神山醫院,2月8日雷神山醫院信息化系統如期上線交付并對外接診。
薛向東說,在武漢一線抗疫斗爭中,青年員工表現出的愛國情操和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精神令人感動。也正是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用,匯聚了抗疫的強大力量,才創造了10天拔地而起火神山醫院等壯舉和奇跡,迅速取得抗疫斗爭重大勝利。
“我堅信,這種匯聚起來的中國力量,抗疫斗爭中展現的中國精神和中國擔當,也是我們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力量源泉!”
趙毅武:物資緊缺時緊急增產口罩,要扛得起頂得上
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納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毅武
2020年初,口罩等防疫物資緊缺。“我們第一時間發動企業所有資源傾力配合,利用總部新建成的、用于醫療器械研發的十萬級潔凈車間緊急增產口罩。”北京納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毅武委員說口罩看似簡單,但納通不具備生產口罩的經驗。設備和原材料不足,沒有設備組裝說明書和廠家技術支持只能自己摸索……即便如此,納通最終克服重重困難,口罩生產線僅用了5天時間即順利投產。
因疫情延期復工導致生產人員緊張,納通召集所有符合復工條件的人員投入到一線生產中。當時僅有的3名技術人員需要持續36小時,甚至72小時工作,隨時解決設備組裝與調試問題。
生產線24小時分秒不歇,員工夜以繼日地奮戰在生產一線,很快實現了日產能從零到三十萬只的突破。之后,為保障產品供應,“我們在京陸續建立了28條生產線,日產能突破200萬只,有效緩解了北京市口罩緊缺的狀況。”目前,納通可以生產多品類的口罩,日產能超過1200萬只。
在完成政府調撥任務后,以3月24日湖北解封為標志,納通將此前生產口罩所獲盈余全部以口罩形式捐贈給社會各界。迄今為止,納通已累計捐贈各類口罩1000余萬只。
從臨時增產到如今成為保障北京、天津抗疫物資生產戰略供應任務的重點企業,趙毅武說:“納通只是立足自身的行業領域盡力做好應該做的事,在國家和社會需要我們的時候承擔起責任,像納通這樣的企業還有千千萬萬,我們要努力做好新時代扛得起責任、敢于作表率的‘實干家’。”
夏曙東:以科技創新守護社會安寧
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夏曙東
“新冠疫情發生后,作為一名湖北籍的北京政協委員,我深感與家鄉共濟、為國家出力的責任重大,必須發揮自身優勢,以實際行動體現政協委員的責任擔當。”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夏曙東委員回憶,千方科技迅速捐贈現金及物資,馳援武漢和湖北的一些重點地區。經統計,總捐贈錢物合計2100多萬元,其中包括1000萬元現金,價值400多萬元的負壓救護車,以及600多萬元的其他抗疫物資。
與此同時,充分發揮集團累積多年的科技力量,筑起抗疫工作的“科技防線”。在交通管控、監控、運輸服務等重點領域,緊急研制發布了“紅外視頻監測系統”“重點場所疫情防控云平臺”等新產品、新服務,搭建了“感知—傳輸—分析—決策—行動”為一體的防疫協同體系。
千方科技自主研發的產品于1月30日即在北京南站投入應用,主要針對體溫異常者做排查。疫情期間,北京人流量大,該設備對疫情防控起到了積極作用。截止到3月底,相關系統和平臺在北京、河北、湖南、江蘇等地的12個場所部署,有力解決了當時所面臨的大流量快速測溫難題。
夏曙東說,抗疫斗爭的偉大實踐再次證明,以家國情懷守護人民生命健康,以科技創新守護社會穩定安寧,對于一家企業、一個行業乃至一個國家來說,都是值得堅守的正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