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在安徽阜陽市政協五屆五次會議第二次大會上,11位阜陽市政協委員聚焦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課題,委員們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緊扣發展大局,聚焦民生福祉,分別從科技創新、培育消費、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基層治理等方面,為阜陽高質量發展建良言、獻良策。安徽省副省長、阜陽市委書記楊光榮,市委副書記、市長孫正東,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李志偉等出席會議。
會議上張艷委員發言時表示,應提前部署以5G、物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和以傳統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為基礎的“智慧交通”基礎設施。圍繞支柱產業關鍵技術和高新產業發展,探索“候鳥型”“契約型”“季節型”柔性引才模式,打通引才“綠色通道”。
鮑黎委員表示,近年來,阜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投入逐年加大,科技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不斷提高。但與先進地區相比,仍存在引領力度不夠大、氛圍不夠濃等問題。鮑黎建議,要加快完善科技創新支持政策體系,不斷優化企業創新創業環境;全面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讓企業實現從“要我創新”向“我要創新”轉變,扶持一批大型龍頭企業成為區域創新的“心臟”和“引擎”;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建立多種形式的科技服務中介組織。
陳潛委員建議,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推進思路上融入、產業融合、人才融匯;搶抓全國文明城市“首創首成”機遇,在精神文明、居住文明、出行文明等方面繼續下大力氣;搶抓鄉村振興戰略機遇,以“村企共建”促“產業興旺”、 以“購買服務”促“生態宜居”、以“文化均衡”促“鄉風文明”、以“鄉土人才”促“治理有效”。
翟奇志委員表示,做好“留住消費”“引進消費”兩篇文章,培育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翟奇志建議,培育多層次的消費平臺,打造區域性消費商圈。構建“大市場、大貿易、大流通”新格局,力爭成為區域性物資集散地。加快建設特色商業街區、品質夜間經濟集聚區以及功能齊備的社區便民服務中心。構建“互聯網+”消費生態體系,推動互聯網與傳統消費滲透融合。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阜陽品牌。完善餐飲市場體系,挖掘地方特色美食文化。
梁紅群常委表示,著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目前,阜陽市民營企業已達到9萬多家,如何推動阜陽市民營經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發展?梁紅群建議,突出產業特色強鏈、延鏈、補鏈,突出工業項目招商、涵養、服務;強化扶持措施,做好“惠企助力”文章。優化政策執行、創新激勵機制;改善營商環境,做好“保駕護航”文章。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對民營企業“減負輸血,清除“攔路石”、守好“責任關”。
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增強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姚曉芙委員表示,鄉村振興歸根到底要靠農業科技支撐和引領。姚曉芙建議,加大農業科技創新投入,加強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創新和集成,大力培育農業創新主體,實施“三區”科技人才計劃。此外,還需要建設農業科技創新平臺,積極爭創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省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和產學研協同創新中心。實施農技人員“特聘計劃”,支持鄉鎮農技推廣機構建設。
發揮基層治理優勢,常態化推進住宅小區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王偉委員表示,要在鞏固創建成果、保持常態長效上下功夫。王偉建議,聯合市場、社會力量共同促進住宅小區良性運轉,建立物業企業紅黑榜制度,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建立違法行為、不文明行為投訴登記、受理、轉辦和聯合執法制度;提高物業繳費比例,在二手房轉讓過戶環節對物業費交納情況進行清查、把關,動態調整物業收費標準,探索將惡意拖欠物業費的行為納入個人信用記錄;采取以獎代補、同等分配保障物資等方式,對物業企業予以補助;推動非物管小區常態化管理。
吳永利常委表示,目前各地老舊小區居民關于加裝電梯的呼聲越來越強烈。如何把加裝電梯辦成群眾滿意的好事?吳永利建議,盡快出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實施細則,合理簡化手續辦理流程;成立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主導下的加梯協調辦公室;可采用業主自籌自建模式或“代建租用”模式,還可借鑒房貸、車貸、車牌貸等模式,提供資金支持。
張衛軍委員建議,推動阜陽市智慧交通發展,成立智慧交通建設領導機構;推進綜合交通大數據體系建設;著力加強專業人才培養;設立智慧交通建設專項資金;提升信息服務能力,推動多方式集成共享出行。
如何讓農村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王蒞君委員建議,加大宣傳引導,優化居家養老環境。引導外出者回鄉盡孝,將農村養老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結合起來,讓歸鄉者既能安居樂業,又能貼身盡孝;加快補齊短板,著力提高農村養老機構服務水平;注重多管齊下,健全完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加強農村養老志愿者隊伍建設,借鑒外地義工制度、時間銀行等運作模式,建立志愿者服務隊伍,推進養老智慧化,建立老年人健康信息平臺,安裝電子呼叫服務、健康監測等電子設備,提供動態監測、預警救援等服務。
閃旭委員表示,阜陽市具有良好的中醫藥資源條件和中醫藥產業基礎,但尚未形成完善的產業鏈。閃旭建議,全面改善中藥材種植環境,嚴禁在中藥材上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打造“健康+旅游”新模式,構建以康復、療養、休閑、度假、會展為一體的健康旅游產業體系;推進中醫藥融入長三角,統籌推進中醫藥“走出去”,對長三角等先發地區著名醫院、著名中醫專家和學者進行“引進來”。(通訊員;張淼安徽阜陽市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