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是整個信息產業的核心部件和基石,也是國家信息安全的最后屏障。目前我國芯片自給率仍然較低,核心芯片缺乏,高端技術長期被境外廠商控制,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短時間難以逾越。據中國半導體協會統計,2019年我國芯片進口額超3000億美元,但芯片自給率僅為30%左右。2020年已逾3500億美元,達到原油進口量的2倍。不僅市場代價巨大,還面臨嚴重“卡脖子”的風險,危及產業安全和國家安全。
目前芯片制作工藝大多采用基于硅基材料的集成電路技術,該項技術長期被國外廠商壟斷。但硅基芯片的PN結從根本上限制了其發展潛能,目前的3nm制程已經逼近硅基芯片的物理極限,量子隧穿效應決定了其制程規模無法突破1nm。
隨著5G時代的到來和人工智能產業的蓬勃發展,人工智能芯片逐步成為全球關注的新興賽道。人工智能對芯片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芯片制作工藝亟須從物理層面進行轉型升級。新興半導體材料的異軍突起,將成為左右半導體芯片產業未來話語權的重要因素。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市場均尚屬于萌芽階段,雖然我國起步較晚,但暫未與發達國家拉開較大差距。
為推動半導體芯片產業實現換道超車,發揮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建議大力研發四種新型芯片:
一是碳基半導體材料。使用碳基半導體制造芯片存在較大優勢,碳晶體管的理論極限運行速度是硅晶體管的5-10倍,而功耗卻只有后者的1/10。2020年5月,北京元芯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突破了碳基半導體材料制備瓶頸。我國碳基材料率先研制成功,為碳晶體管的制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標志著我國碳基芯片制造領域處于科技的最前沿。
二是硅碳半導體材料。該材料綜合硅基、碳基半導體的優秀品質,因為其獨特的化學特性,硅碳半導體材料有著無可比擬的應用前景,主要應用于大功率、高溫、高頻和抗輻射的半導體器件上,比硅器件強很多,在5G、智能交通、新能源汽車和工業控制等市場大有可為。
三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這是以SiC碳化硅和GaN氮化鎵等為襯底材料,具有高擊穿電場、高飽和電子速度、高熱導率、高電子密度、高遷移率等特點,更適合于制作高溫、高頻、抗輻射及大功率電子器件,在光電子和微電子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目前,市場火熱的5G基站、新能源汽車和快充等都是第三代半導體的重要應用領域。
四是發展光子芯片。光子芯片的計算介質是光子而非電子,有功耗低、運算頻率高、抗電磁干擾能力強的優點,光子芯片的計算速度將是傳統芯片速度的1000倍以上,抗電磁干擾的能力更為強大延遲更低。其不需要改變二進制計算機最底層的軟件原理,適合線性計算,與未來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發展方向相契合。目前主流光子芯片研究廠商僅將光子芯片作為電子芯片的補充,集成為光電子芯片,在單獨制作和運用光子芯片方面暫未取得關鍵性技術突破。
(作者系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