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北京7月6日訊(記者 和海佳)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于近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這是我國職業教育法施行20余年后的首次修訂調整。當前我國職業教育建設步入“快車道”,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已成為推動國家創業創新與產業工業化發展的關鍵環節。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李健。中國網記者 和海佳 攝
“在產業轉型升級的今天,我國要推動職業教育配套改革,實現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這需要從制度政策上落實,需要社會價值觀的整體扭轉,打破社會對職業教育的偏見?!比珖f委員、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李健日前接受采訪表示,職業教育院校要深化“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注重學生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習慣的養成,“從學歷提升、發展通道、就業市場供需精準匹配等方面發力,給學生更多的制度保障與發展信心,讓他們最終通過個人努力走向人生的‘高光時刻’。”
職業教育打造能工巧匠“搖籃” 向新興產業輸送技術人才
長期以來,我國職業教育發展不斷取得顯著成果。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公布實施,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提供法律保障,樹立起我國職業教育的里程碑。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職業教育政策緊扣服務國家戰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主線,實現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出臺,提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分屬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今年4月,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大會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開局之年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在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
職業教育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的基礎性工程,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發揮重要支撐。李健表示,我國已建成規模龐大的職業教育體系,培養出大批專業技術人才。同時,我國職業教育已基本形成跟新興產業對接的專業布局,在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于職業院校畢業生,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已明顯提升。
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們進行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技能學習。中國網記者 和海佳 攝
“職教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成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見效最快的方式。李健介紹,職業教育有力助推扶貧就業,目前職業院校70%以上的學生來自于農村,千萬家庭通過職業教育實現了擁有第一代大學生的夢想。
“為促進教育公平,我國中等職業學校90%以上的學生享受免學費政策,約40%的學生享受國家助學金,70%的學生在縣市就近就業,這為農村貧困地區家庭困難的孩子提供了獲得高等教育與一技之長的機會,也有助于地區經濟發展平衡。”李健說。
深化校企合作“雙向賦能” 破解教學與實踐“兩張皮”
目前我國建有1.15萬所職業學校,全國職業學校已開設1200余個專業和10余萬個專業點,基本覆蓋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年均向社會輸送約1000萬畢業生。伴隨當前職業教育建設發展,體系建設不夠完善、教學和實踐“兩張皮”、企業參與辦學動力不足等問題受到關注。
職業教育既是國計也是民生,發展職業教育不僅事關新時代教育發展,更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如何破解職業教育領域的難點困局,促進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將從職業院校中走出來?
李健建議,職業院校需不斷探索職業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從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設備服務等方面著手與企業展開深入合作。
李健進一步表示,應強化職業教育專業跟實際崗位對接,讓專業鏈跟產業鏈、專業體系跟產業體系接軌,在實踐中對市場所需人才的數量、規格等進行調研跟蹤,并且通過《職業教育法》等法律政策促進校企深度合作,構建協同育人模式。
2007年,李健曾赴芬蘭訪問學習,接觸到芬蘭職業教育。李健對此印象深刻:“芬蘭職業院校把企業一線具有長期經驗和高超技能的工程師請到學校做專業老師,這種企業實踐人才到學校任職的做法值得我們思考借鑒。”
“隨著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斷深入,企業可通過院?!可矶ㄖ啤枞瞬?,學校以低成本實現教學改革、培養‘雙師型’教師,學生接觸到先進設備、優秀技師,實現共贏?!崩罱≌J為,“訂單班”是職業教育向對口產業輸送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國職業教育近年來呈現的“新氣象”之一。
完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營造尊重技能人才文化氛圍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笆奈濉币巹澗V要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加大人力資本投入,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深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培養技術技能人才。
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錨定“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總目標,怎樣把職業教育做大做強,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撐?
李健表示,全方位落實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同等地位,完善職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2019年,結合前往湖南懷化、江蘇吳中等地高職院校調研視察情況,李健撰寫《關于設置“四級三類”學位體系,推動多樣化人才培養的提案》,建議加快修改我國現有的學位體系,完善學位制度,增設高職大專學生副學士學位,由目前的三級學位體系完善成四級學位體系。該提案入選全國政協2019年度好提案。
“普通高等教育的學術性學位有完整的戰略體系,但高職教育沒有相適應的教育學位。通過授予學位,讓高職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得到社會的尊重和認可?!痹诶罱】磥?,這樣的激勵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助推高職院校辦好教育,也推動高職學生積極提升專業知識和技能,“職業教育也是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同樣是一條成才之路,絕不低人一等。”
履職在路上,責任在肩上。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健又遞交了一件《關于加快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提案》,連續第二年呼吁為高職畢業生設置副學士學位,為職業教育的未來發展夯實基礎。
目前,中國對更高素質、更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李健建議,國內職業教育需完善健全職業學校評價體系,增強“雙師”隊伍建設,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搭建產業人才數據平臺,促進職業教育與市場人才需求精準對接。
“尤其在高端制造領域,大量生產的細節需要依賴勞動者的技藝完成,而不是機器,比如芯片設計制作。”李健感嘆,工匠精神貴在傳承,要想真正落地生根,需要全社會形成共識,共同塑造尊重技術技能人才的文化氛圍,讓勞動者更有尊嚴,讓職業教育發展的土壤更為肥沃,使職業教育成為教育之光、國民之福、民族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