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瀕臨滅絕的渤海野生對蝦,如今以“高傲”的身價在海鮮市場悄然現身。
喜歡海釣的大連釣友發現,又能在自家附近海域釣到“久違”的大牙片魚了……
“將有更多地道的野生海產品回歸百姓餐桌。”日前,大連市政協副主席岳君年帶領委員圍繞“提高增殖放流質量,推動海洋牧場建設”開展專項民主監督視察,所見所聞令人欣喜。
大連東瀕黃海,西臨渤海,處于寒暑交界的北緯39度,為海洋生物自然繁衍生息提供了理想的生態空間,也給現代海洋漁業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過去,大連海域曾因過度捕撈等因素,對海洋生態和漁業發展造成重大影響,致使可捕魚類種群減少、質量下滑、漁民捕撈收入降低。
為扭轉“市民守著大海卻吃不到野生海產品”的尷尬局面,大連市委市政府堅持生態修復與資源利用相結合,著力推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采取一系列舉措持續加大海洋牧場建設力度,變“耕海萬頃”為“養海萬年”,積極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從“獵捕型”轉向“農牧型”,“藍色糧倉”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日趨凸顯。
在金普新區杏樹中心漁港,委員們看到裝滿海水的大型卡車里引出一條長長的透明塑料管,無數黑魚幼苗經過這一通道被引入大海。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大連市投入增殖放流資金2.04億元,放流苗種150億尾,累計增加海產品產量1.6萬余噸,漁民增收約20億元。2021年,大連計劃放流各類苗種近31億尾,全市增殖放流規模、種類和數量呈逐年遞增趨勢。“增殖放流對改善海域生態環境、養護漁業資源、轉變漁業增長方式、實現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等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前人放魚、后人收獲。”座談會上,參加視察的市縣兩級委員圍繞不斷優化增殖放流技術、養護監管流程以及注重提高魚苗生存率、促進水生生物資源種群修復等提出多條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
大連擁有2.9萬余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和2211公里海岸線。“提高增殖放流質量,推動海洋牧場建設,對大連實現建設海洋中心城市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岳君年希望相關部門積極營造保護漁業資源和海洋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完善增殖放流技術、方式和管理辦法,推動大連漁業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