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成人3d动漫在线观看,亚洲国产中文成人久久综合,奶头好大摸着好爽免费视辉,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云健身”熱背后的冷思考

發布時間: 2022-06-01 15:31:16 |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和海佳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針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事業做出諸多重要部署,其中,“倡導主動健康理念,普及運動促進健康知識”成為運動健康的一項重要內容。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和提高了全民大健康意識的形成與發展。”北京體育大學教授王正珍表示,云健身持續火熱正是主動健康意識提升的體現,也是強調科學健身理念的重要契機,“大家愿意花時間在家健身是好現象,但更要了解運動量、運動強度、運動方式的合理性,要跟每個人的健康情況相吻合,科學的健身才是安全、有效的保證。”

當健身“小白”遇上“云健身”

“我逃過李佳琦,卻沒逃過劉畊宏”,在這個“宅”意十足的春天,知名藝人劉畊宏成了居家健身“火出圈”的標志人物。憑借《本草綱目》毽子操等極富感染力的健身直播,他變身“現象級云健身”主播,從抖音百萬級粉絲到近6900萬粉絲,僅用了1個多月。

據《上觀》新聞報道,劉畊宏微博話題閱讀數超5億,討論數達19.4萬,其中,網友贊揚、驚奇和喜悅的情緒占88.65%,多數網友在感嘆,通過體育鍛煉體力變好了,身體也更加健康,但也有少部分負面情緒出現,主要是抱怨過度鍛煉后身體產生的不適感。

這一現象和《2021年國民運動洞察未來趨勢報告》中的數據相吻合,對“運動目標”的調查中,要“強身健體”的占69.5%、緩解精神壓力的占54.4%。可對“運動困擾”的調查中,42.9%的人選擇了“缺乏專業運動指導”,超過“沒時間”和“沒有運動環境”兩個傳統項。

“尤其在疫情影響下,家成為主要健身場景,若缺乏科學健身的日常積累,很容易陷入誤區。”資深體能訓練、健康管理專家劉佳表示,“以前甭管忙什么,即便沒有運動習慣,每天都有一定運動量保證,但當我們被囿于百十來平方米的空間,步數都超不過100步時,‘動一動反而更舒服’這種身體的下意識反應就會更明顯。”加上“云健身”當前的“時尚”屬性,運動需求更加凸顯。

像一把雙刃劍,互聯網提供了眾多滿足人們健身需求的途徑,但內容繁多且質量參差不齊,也讓缺乏運動常識的人群極易落入選擇陷阱。某短視頻平臺的數據顯示,2021年,運動健身視頻數量同比增長134%,創作者數同比增長39%,健身類主播漲粉同比增加208% ,直播收入同比增加141%。

記者瀏覽眾多短視頻直播平臺發現,高人氣健身博主中除了部分持有國家健身教練資格證書等專業資質的人士,也有普通的健身愛好者以及分享個人減肥經歷的“過來人”。借著居家健身的東風,呈現出“百花齊放但并非百家爭鳴”的狀況,劉佳表示,對健身“小白”而言,最好能通過線下的專業指導幫助規范動作及樹立科學觀念,但如果只能選擇居家運動,建議盡量選擇已成體系、相對成熟的專業運動內容去練習,“課程通常有分級進階,會明確由易到難的過程”,而千萬不可因“粉絲多”“風很大”等原因盲目追隨當紅博主,“有的人更多是在秀自己,很多動作他可以完成,但你做完可能就受傷了。”

“不運動的人突然運動,如果運動強度和時間等因素沒控制好,就可能導致局部運動負荷過大,從而造成傷病。”王正珍表示,而除了關節疼痛、肌肉拉傷等常見的運動損傷外,偶爾運動、用力過猛,上大強度、上大運動量,更是誘發運動中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因素。

但她強調,一般人進行中等強度的運動是非常安全的,即便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中等強度運動也可以進行,“就是在運動中你能跟別人說出完整的話但是不能唱歌。如果你能唱歌,那是沒達到中等強度,如果說不出來完整的句子,那可能就超出了中等強度。”王正珍建議,健身初學者不要急于超出中等強度,應循序漸進,綜合考量自己的身體能力,按照正常作息科學安排運動時間。

運動不能盲目跟風而是生活習慣

“云健身確實激發了全民健身的熱潮,但如何讓一時的熱度轉變為長期的運動習慣,如何讓大眾去學習和運用科學系統的健身知識,更值得思考。”接觸運動健身領域近20年,劉佳經歷過我國大眾健身風潮的數次起落,其中不乏霎時熱鬧,“難以持續的原因在于人們沒有真正把運動健身當作解決健康問題的重要部分。”

因此,對于當前五花八門的線上健身內容,除了其科學性和規范性需要甄別之外,劉佳也擔心用戶容易對健身“一葉障目”,“如果有人認為劉畊宏的好身材就是跳《本草綱目》跳出來的,那就陷入誤區了,健身是系統工作,每塊肌肉凝結的都是看不見的付出。”作為彭于晏、袁弘、那英等眾多一線藝人的私人訓練師,劉佳經常跟隨客戶前往不同的工作環境,包括山村等缺乏專業健身條件的地方,“但這些都不會限制我們的運動內容,歸根結底是運動意識和素養的問題。”

科學的運動素養正是當前國民要補的課。劉佳注意到,很多私教目前指導的內容還包括器材的使用和熱身、拉伸的重要性,“這些本應是從小體育課就該掌握的運動常識,不需要花錢來學。”他比喻,找教練相當于找醫生,要解決具體問題,但現實中,教練更像藥店的銷售人員,解決的是最基礎的問題,“好的現象是更多人意識到自己‘病’了。不過目前屬于病急亂投醫的階段,買的藥自己會不會過敏也不知道。”

據王正珍介紹,科學健身應該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適當運動,二要增加生活中的一些身體活動,三要減少靜坐少動。

關于適當運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布的《世衛組織關于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的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建議所有成年人,每周至少進行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活動(或等量較大強度活動),而兒童和青少年應達到平均每天60分鐘;建議老年人(65歲及以上)增加強調平衡和協調以及強化肌肉的活動,以幫助防止跌倒和改善健康。王正珍表示,“運動量可以均勻地分布在每周5到7天完成,力求建立運動習慣,把運動當成和吃飯、睡覺一樣必不可少的事。”

此外,增加生活中的一些身體活動,“能動就多動,比如到樓下取快遞、適當地做家務等,雖不能代替適當運動,但對健康有促進作用。”王正珍特別指出,減少靜坐少動至關重要,“久坐是當今慢病發生的第一獨立危險因素,坐的時間長了,細胞和細胞之間的不良信號傳導就出現了,從而為慢性疾病埋下了隱患。”

“雖說完成運動量可以不拘于形式,但如果能到戶外去,便能額外獲益,例如增強骨密度。”王正珍強調,在陽光下運動,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使人體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希望居家燃起的運動的興趣可以幫助大家在后疫情時代走出家門去鍛煉。”

對此,劉佳觀點相同。他也參與過線上課程開發及運動直播,可面對藏在數字背后的用戶,他難以了解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既往病史,只能進行普適性較強的內容,但隨著直播人數不斷上漲,他便開始腦補各種人群在做這個動作時可能產生的不同感受,于是便忍不住詳細講解起來,此時,便會出現催促他進行下一個動作的評論,“顯得我很啰嗦。”劉佳坦言,線上更要求博主具有帶動性和感染力,尤其疫情期間,能幫助大家起到情緒宣泄的作用,但想更有效地普及科學健身,工作仍在線下,“體育運動的屬性絕不是對著屏幕,要走出去和陽光、空氣、人接觸,這種體驗是線上無論如何無法替代的。”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梁璇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