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育才 “想不到政協的一場協商議事會就化解了我們的‘頭疼’問題,讓我既感慨又高興!”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民聯鎮司法所所長何壽華說。
前段時間,該鎮河灣村村民因土地灌溉發生糾紛,多次調解均未成功。鎮黨委決定由民聯鎮政協委員工作站牽頭協商解決。經過協商,最終矛盾雙方握手言和,該起糾紛成功化解。
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工作開展以來,民樂縣充分發揮政協協商議事平臺作用,在協助基層黨委政府科學決策、凝聚人心、化解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夯實基礎強保障
走進民樂縣南古鎮城南村政協協商議事室,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醒目地掛在中間,“堅持協商為民、協商于民”“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等牌匾整齊分列兩邊,辦公桌椅、電腦等設施一應俱全。
“縣財政按照‘六有’標準,為每個委員工作站撥付經費2萬元,每個協商議事室撥付經費4000元。”南古鎮政協委員工作站站長陳學福介紹,該鎮依托黨員活動室、綜治中心等現有場所建立協商議事室。
據悉,民樂縣各鎮按照“不建機構建機制”的工作要求,搭建政協委員工作站、協商議事會和協商議事室“三位一體”協商議事平臺,推薦擔任政協委員工作站站長的鎮黨委副書記為縣政協委員,同時配備2名副站長和2-3名兼職工作人員。
“委員工作站受縣政協指導和鎮黨委領導,負責下沉轄區內委員的聯絡和協商議事活動的組織,同時還負責村協商議事會的指導、監督和管理。”豐樂鎮黨委副書記、政協委員工作站站長張輝良說。
搭建履職新平臺
“2021年7月28日,我到南古鎮參加協商議事活動,恰逢南古鎮大集,沿街商鋪出店經營,攤點亂擺亂設,群眾電動車三輪車亂停亂靠。建議出臺集鎮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辦法。”翻開民樂縣政協委員張東良的《民樂縣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工作記錄本》,記載著這樣一段話。
“通過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把委員配置進去做協商工作的參與者、指導者、服務者,讓政協工作更好融入基層社會治理中去。”正如民樂縣政協副主席夏澤所說,縣政協將188名市縣政協委員編入各鎮村協商議事會,充實壯大基層協商力量,為委員發揮作用搭建了新平臺。
“我們參加基層協商議事活動,面對面傾聽群眾聲音、了解群眾意愿,把實情吃透,把問題摸準,把原因理清,不但為基層黨委政府科學決策部署工作獻計出力,還為我們撰寫社情民意信息和提案掌握了第一手資料。”民樂縣政協委員王登學說。
注重實效抓關鍵
4月28日,民樂縣民聯鎮協商議事室氣氛異常活躍。市縣政協委員、相關部門單位負責人、部分村“兩委”班子負責人、養殖專業戶代表齊聚一堂,圍繞“進一步促進洪平路養殖示范長廊持續健康發展”協商討論。
“近年來,民聯鎮打造洪平路養殖產業示范長廊,帶動全鎮養殖業穩步發展,但存在水平不高、缺少龍頭企業帶動、精深加工不足等問題。”民聯鎮鎮長陶得東作簡要介紹后,開啟此次議題的討論。
“每次召開協商議事會時,都會事先組織委員開展集中調研,搜集相關資料,以便發言有的放矢。”下沉該鎮的縣政協委員韓克明說。
在協商議事過程中,民樂縣政協圍繞議題收集、調研、成果轉化等方面研究制定12項制度辦法,各級政協協商議事會按照收集議題、確定議題、議前調研、協商議事、公開公示、組織實施、資料歸檔“七步議事法”,確保協商議事活動不走過場、取得實效。
目前,民樂縣各政協協商議事會共召開協商議事活動380多場次,協調解決問題420多項。
“經過一年多的積極探索實踐,民樂縣基層協商民主議事做到全覆蓋,已成為黨委政府‘好幫手’、人民群眾‘連心橋’、委員履職‘新平臺’。今后要逐步完善常態長效制度機制,健全協商規則,努力打造‘民樂特色’的政協協商品牌。”民樂縣政協秘書長王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