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松婭 盛夏如火,年已過半。今年中國經濟“上半場”已經“收官”,上半年各項經濟數據相繼出爐。如何從紛繁復雜的數字中窺見中國經濟發展的現狀,又如何抽絲剝繭研判出下半年經濟走勢?18日,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媒體見面會上,委員們聚焦社會普遍關注的經濟熱點進行了一一回應。
“從月度數據來看,有許多企穩向好的積極變化,應當說經濟在逐漸恢復,從上半年來看,經濟也有不少亮點,比如全國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增加、城鎮調查失業率在下降等。”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分析道,這些亮點反映出我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在各種超預期因素的沖擊下,我國經濟依然實現了正增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劉尚希表示,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現有的經濟增長水平還沒有達到正常水平,當前供給沖擊、需求收縮、預期轉弱的狀況還未得到根本的扭轉,經濟形勢依然嚴峻,“從全年來看,經濟增長大概率會呈現為‘前低后高’,如果沒有重大的疫情沖擊,對當前面臨的重大風險問題能及時處置,宏觀不確定性問題能較好化解,全年經濟增長達到5%左右是有可能的。”
為了實現下半年更好的經濟增長預期,劉尚希建議,對當前一攬子的支持政策,要跟蹤評估落實情況。對明年的宏觀政策框架應適當提前發布,讓市場主體有一個方向性的預期,有利于增強市場的信心。要高度關注可預期的風險,研判難以預期的風險。要增強民企、民資的信心,把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落實到具體機制上來。當前紓困政策應當融合到低碳綠化和數字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中來。
針對穩增長,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關注的是如何穩民營經濟發展。
劉世錦曾經參加了全國政協組織的關于促進共同富裕的研究,“我們發現,要實現這個目標,3/4的潛在中等收入群體是就業于民營經濟的。這就表明,不進一步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促進共同富裕的目標是難以實現的。”劉世錦說。
穩增長、穩民營經濟發展,劉世錦認為首先要穩預期,預期轉弱是這次經濟下滑的重要原因,要重申和進一步明確堅持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堅持建設高標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持各種所有制主體依法平等使用資源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等,增強社會各界對黨和國家改革開放發展大政方針的信心。
“堅持用市場化、法治化的辦法,保持發展環境和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劉世錦說,在穩預期方面,應該有更多更實的政策舉措,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平臺經濟發展、創新型企業發展方面,出臺一些針對性和獲得感強的政策。在深化改革開放,解決深層次體制性結構性矛盾方面采取一些標志性改革動作。
近年來,我國實施了網絡強國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國家大數據戰略和數字經濟發展戰略,數字經濟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動能作用逐漸凸顯,數字經濟在中國經濟“下半場”中的表現是否亮眼不容忽視。
“要加快實現數字產業化創新突破。充分發揮好新型舉國體制和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把各方面力量組織起來,加強原始創新,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堅持對外開放,努力補上我們在基礎理論、核心技術、高端人才、法律法規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實現基礎軟件和核心硬件研發的突破。”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苗圩認為,數字經濟中的技術創新仍是重中之重。
此外,苗圩提出,還要積極推進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加快構建數據的要素市場,堅定支持平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積極引導全社會形成適應數字化變革的廣泛共識和輿論氛圍,營造支持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
中國經濟“下半場”已經開局,在委員們看來,穩增長仍是主基調。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進出口銀行原董事長胡曉煉從投資消費的角度建議,要發揮好投資的引領作用,解決投資不平衡問題,拓寬長期資金籌資的渠道和方式,落實好中央提出的發揮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同時有效控制其消極作用,使得投資能夠繼續在引領中國經濟發展中發揮更突出的作用。
“要以疫情的科學精準防控保障當期的消費,以高質量的發展促進消費的升級。”胡曉煉認為,對于消費升級非常重要的有兩個方面:一是農村人口進城,市民化,需要大量的配套改革措施。二是房住不炒的房地產定位,把居民消費的能力能夠從房地產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居民收入的增長和消費的升級就能夠有更大的空間。
此外,胡曉煉還提出要繼續發揮對外貿易和跨境投資引領經濟增長的作用,繼續擴大貿易,促進全球化來支持中國經濟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