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這輩子沒做過什么大事,只是幾十年如一日地守在他的小角落,每天風雨不動地出攤,給來客修補東西。
在武漢大學附近擺修理攤的老易,因為平常學生多、過往車多,所以修車生意一直還做得不錯。行人不會看得出,這個頭發(fā)濃密、只夾雜幾縷銀絲,擰起扳手來看著比年輕人還有勁的老頭子竟然已年過古稀。
“干了25年了,沒做過別的什么大事,就這點工作做得熟。”經過老易的手,泄了氣的自行車可以很快再次飛馳,露了餡兒的衣裳褲子也能在飛針走線后痊愈如初。
一塊防雨布支起的棚子、一輛舊到推不動的三輪車、一塊“打氣一元”的木牌、帆布包里備齊一堆修理工具、舊輪胎、4條腿不一邊長的木椅、一盤象棋殘局……這些便是老易的“全部身家”。平日里,這些東西擺在外面,儼然圍成了一片怡然自得的“小天地”——就像是宮崎駿動畫里“哈爾的移動城堡”。
“一開始只是為了下一頓有飯吃。”老易回憶說,自己和妻子初來乍到這片陌生的地方,沒尋摸出有什么一技之長,就先擺個攤子做起修車的生意解決“吃飯問題”。沒幾天,他和附近干活兒的司機熟絡起來、借到不少二手工具,修車攤漸漸變得“五臟俱全”。
老易的“移動城堡”一步步搭建起來,成了一份“正經營生”,專門服務大學生和附近居民。于他而言,“小修小補”的工作雖然登不得什么“大雅之堂”,卻是一份既能解人之難、又能讓自己吃得上飯的活計。辛苦在其中,樂亦在其中。
據老易講,修車這類修補生意也都有自己的潮汐。“天氣熱時容易爆胎,來修車的學生會多些;冷天可能半天就一兩個打氣的,賺不了幾個錢。”偶爾,也會有客人嫌修理費貴、零件不正規(guī),甚至也會有那么一兩個修完車后假裝付款然后“逃單”的。這種時候,他總是辯駁得少、活兒做得多。
幾十年里,他和附近居民成了老友,有周邊居民常到他的“移動城堡”拜訪、同他聊天下棋……如今,他和朋友們都傴僂了。
“今年我73歲了。‘73、84,閻王不叫自己去’,如果今年還能過得好、過得去,那我肯定就可以活到80歲。”閑暇之余,老易曾玩笑著感嘆,“現在每個月靠修車這些能養(yǎng)活自己和老婆,只要能讓我繼續(xù)這么干下去,其他人我也就不管了,挺好的。”
事實上,對許多像老易這樣專做“小修小補”的手藝人來說,這門小生意早就和生活水乳交融。一針一線、一釘一錘之中,是這些城市里的“移動城堡”為人們修補了一張平淡而有趣的生活之網。
如今,周圍人收拾舊衣時偶然看到牛仔褲上的補丁圖案、襯衫上一顆特別的紐扣,往往都附著了一段別樣往事,像一枚 “記憶徽章”;對許多手藝人而言,每每接到一份舊物,就是接到了一份需要“療傷”的故事。
“現在經濟條件好了,還會有人補衣服嗎?”“賺不了幾個錢,要長租店鋪修理費就得漲。”“攤點在小區(qū)周圍折騰了好幾個地方,生意再沒有以前好了。”在現代化城市空間的不斷擠壓逼仄之下,許多手藝人和他們的“移動城堡”只能無奈離開原有歸屬而“四處漂泊”。
城市永遠是人的城市。2021年8月,多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意見》,提出“便民生活圈”不僅包括菜市場、便利店等,也應該包括修補點。
據此前相關報道,在無錫南禪寺街頭干修車生意幾十年的王祚庭,自從早些年店鋪拆遷,他就每天騎著電動車走街串巷,生意在哪攤位就在哪;來自安徽的何愛香夫婦在老地方做織補活兒20年,這段時間還學會了在抖音上拍視頻引流,小店生意支撐起一家人的生活……他們“移動城堡”開始“活起來”。
每天的落日余暉下,在老易的“移動城堡”周圍,總是聚集著許多人。老易經常忙于他的修車“主營業(yè)務”;身旁往往聚攏一群年輕學生,相互幫著給車胎打氣或是排隊等著給車“問診”;老易和老朋友的象棋下到一半,由一個剛放學的小學生“接盤”,從老少兩個的表情來看,棋局看起來仍然十分焦灼。
或許,在擴張蔓延的都市里,海德格爾所謂“詩意的棲居”,就是如此模樣吧。
陳之琪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