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政協常委會會議聚焦海洋強省建設
廣東因海而興,因海而富,作為海洋大省,用好海洋資源,全面建設海洋強省,在打造“海上新廣東”上取得新突破,是廣東邁向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潛力所在。近日,在政協第十三屆廣東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省政協常委們聚焦海洋強省建設工作展開了一場“頭腦風暴”,提供了不少“金點子”。
錨定“海洋強省”目標發力
今年以來,省政協成立多個專題調研組,邀請部分全國政協委員,聯動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和沿海市縣政協,分為5個課題組,赴全省14個沿海地市開展實地調研,并召開多場專家座談會,最終形成1個主報告和4個分報告,從海洋三次產業、新質生產力等不同角度為全面建設海洋強省破題。
“一直以來,省政協對廣東海洋強省建設工作高度重視、密切關注,深入實地開展調研、求真務實出謀劃策、積極支持推動各項工作,對省政府相關工作給予大力支持。”會上,副省長張少康對政協工作表示了肯定并指出,接下來廣東省將進一步優化海洋開發空間布局,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推動海洋經濟深度融入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在打造“海上新廣東”上取得新突破,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聚焦難點痛點建言獻策
近年來,廣東在加快海洋經濟發展和海洋強省建設上取得了新成效。但總體上看,仍處于起步加速階段,還存在諸如“‘九龍’治海難成合力、海洋空間規劃統籌不夠、海洋產業大而不強、海洋科技創新不足”等問題。
破解建設海洋強省難題,規劃先行一步。省政協調研報告建議,堅持全省海洋經濟發展“一盤棋”,按照“疏近用遠、近退遠拓、生態發展”原則,統籌修訂完善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海岸帶及海洋空間規劃等全省總體規劃,避免同質化競爭。
省政協常委鄧毛穎建議,要依托“黃金內灣”規劃建設,推動環珠江口一體化發展,可借鑒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做法,由省級層面推動打造珠江口海洋創新發展走廊,促進廣州與香港、澳門等城市海洋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是海洋強省戰略規劃的重要抓手?!皬V東要建立權責明晰的高優先級涉海管理體制,下好海洋發展‘先手棋’。”省政協常委陳依蘭認為,要打破劃分邊界、分割管制的陸地管制模式,將與海洋相關的職權統一在一套管理體制之中。
產業作為海洋經濟發展的關鍵動力,是此次會議討論的重點話題。從事貿易行業的省政協常委陳少清提出,在交通運輸方面,海洋運輸的成本最低,而廣東海岸線長,碼頭建設的優勢明顯,建議將碼頭和內陸軌道運輸相結合,使產品的運輸成本有效降低,從而提高產品競爭力。
“廣東的海洋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南澳島等海島旅游產業發展大有可為。”省政協常委沈康建議,海洋旅游可與養殖業、海上風電等海洋產業深度結合發展。要健全海洋特色文化宣教機制,注重品牌先行,通過設計吉祥物、標識系統等方式打造傳播載體,強化品牌建設,打造南粵特色海洋品牌。
……
在你來我往的討論中,關于海洋強省建設的共識愈發清晰:以規劃為引領,凝聚海洋經濟發展新合力;以產業為核心,構建海洋經濟發展新格局;以創新為動力,打造海洋經濟發展新引擎;以開放為紐帶,拓展海洋經濟發展新空間;以生態為底色,塑造海洋經濟發展新動能。
省政協主席林克慶表示,發展海洋經濟,打造海上新廣東,是實現“再造一個新廣東”宏偉目標的必由之路。政協委員要發揮專業特長、資源優勢,持續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牽線搭橋,為打造“海上新廣東”凝智聚力、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