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猝死”這個詞出現的頻率日趨升高,也越發年輕化。據悉,中國每年有約55萬人死于心臟驟停。引發心源性猝死,除了心臟本身的病變之外,還有是過度勞累等因素。那么,在緊急時刻采取什么樣的措施能夠規避一些風險?心源性猝死最佳搶救時間和方式就是在發病最初4至6分鐘進行心肺復蘇術和除顫。但又如何抓住這緊要的4至6分鐘?今年兩會期間,農工黨中央提交提案,建議完善重點單位、公共場所急救器械、設備和藥品配備,實施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推廣計劃。
自動體外除顫儀(AED)
提案全文:
農工黨中央:關于推進公共場所急救設備配置的提案
心源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占心血管病死亡總數的50%以上,具有發病急、進展快、病情兇險等特點,90%發生在醫院外,院外搶救成功率不到1%,中國每年有約55萬人死于心臟驟停。心源性猝死最佳搶救時間和方式是在發病最初4至6分鐘進行心肺復蘇術和除顫?!丁敖】抵袊?030”規劃綱要》中提出,要進一步健全醫療急救體系,提高救治效率。在公共場所推廣普及急救設備,加強應急救護培訓,提升居民衛生應急素養和自救互救能力,完善相關法律制度保障,對于提高院前急救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為此,建議:
一是完善重點單位、公共場所急救器械、設備和藥品配備。衛生健康部門牽頭制定重點單位、公共場所急救器械設備和藥品配置標準,在機場、長途汽車客運站、火車站、軌道交通站點等交通樞紐,幼兒園、學校、體育場館、會展場館、文化娛樂場所、旅館、商場、景區等人員密集場所,養老機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等養老服務場所,從事建筑施工、采礦、交通運輸等高危險性作業的單位等,配備急救器械、設備和藥品,明確配備標準。基礎急救器械、設備和藥品配備經費由配備單位承擔,并做好急救器械設備維護保養、藥品近效期管理、更換補充等工作。非營利性機構配備急救器械、設備和藥品由紅十字會出資,并做好后續管理維護和補充更換工作。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對轄區內重點單位、公共場所的急救器械設備和藥品配備、管理、使用情況定期進行巡查。
二是實施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推廣計劃。AED的使用無需具備專業背景,普通人在接受一定培訓后或者按照說明都可以掌握操作方式。在歐美發達國家,AED應用已經相當普及,10萬人配備AED數量達300—500臺,而中國發達地區每10萬人只有0.2—0.3臺。建議設立專項經費,實施AED推廣計劃,結合院前醫療急救布局規劃,在主要公共場所投放,逐步分批分階段推廣AED配置使用。將AED購置、維護、更新以及培訓、宣傳等費用列入各級政府財政預算。AED應設置在監控設備覆蓋環境下,有醒目的指向標識,設置的具體位置應報送各地紅十字會和急救中心,由急救中心牽頭編制各地AED地圖。衛生健康部門和紅十字會負責監督和質量控制工作,AED配備單位負責日常維護管理工作,也可委托有資質的公司統一管理,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并做好巡查記錄,出現故障應進行排除或更換,并及時報主管部門備案。
三是加強公共場所急救設備使用培訓和宣傳普及。在公安、消防、學校、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培訓中增加急救知識,鼓勵相關人員考取急救證書,完成《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中提出的到2022年和2030年取得急救培訓證書的人員比例分別提高到1%和3%以上的任務。加強社會化急救知識培訓,將民眾急救知識普及培訓、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納入民生實事項目,向大眾普及公共急救基本知識,提高大眾認知程度。建立標準化、規范化培訓模式,提高急救知識培訓質量。長期開設急救培訓班,鼓勵群眾參加急救培訓,掌握AED等急救設備的使用方法。在電視黃金時間段、公共場所,播放簡單易學的急救教學片;到學校、企業開展急救知識講座,組織志愿者深入社區,講授急救知識。
四是組建救護志愿者隊伍。由急救中心牽頭組建專業性或者群眾性救護志愿者隊伍,包括專業醫務人員和掌握急救知識和技能的志愿者,接受專業急救培訓,經考核合格取得證書后,參與力所能及的急救工作,規范使用急救器械設備和藥品,開展自救互救活動。開發急救信息平臺,當公共場所發生需要急救的事件時,由平臺通知最近的志愿者,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參與急救。
五是完善急救法律法規保障。積極推進急救立法工作,推動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結合各地實際,推進急救免責立法,豁免施救者在特定情形中的責任,讓施救者免去后顧之憂,敢于開展自救互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