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三伏盛夏,全球文旅業似仍未告別“冬眠”。近日,中國影院迎來重啟時刻,與此同時,旅游業復蘇也連迎政策利好。中國文旅產業釋放回暖信號。全球疫情持續背景下,中國文旅產業復蘇前景如何?當下文旅產業出現了哪些新變化,相關企業該如何面對?政策層面如何有效提振文旅消費信心?
本期微評:文旅產業在中國離天花板還很遠,全球文旅產業遇冷的情況下,中國文旅產業未來五年到十年會有一個突飛猛進的跨越式發展。后疫情時代,文旅產業的消費模式可能突變。如何讓單一資源適用于不同的渠道與形態,衍生出多元化的更具生命力的文旅產品,這將考驗后疫情時代的文旅功夫。文旅業復蘇關鍵是提振信心,各項刺激政策應告別以往的“大水漫灌”,要因時因地,考量在前,精準施策。
特約評論人:安庭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希肯國際文化藝術(集團)公司董事長
本期責編:張寧銳 江虹霖
《中國世界觀》評論欄目由中國網原創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仍相信“文旅產業繼續快速發展”的基本判斷
受疫情影響,文旅產業的確在經歷著幾乎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以演出行業為例,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的抽樣調查不完全統計,今年1月至3月,全國已取消或延期2萬余場演出,直接票房損失超過20億元。我所在的希肯文化作為中國首家中外合資的文化演出企業,這次疫情期間取消演出100多場,涉及直接票房收入3000多萬元,間接損失則更大。因此在經營中出現了很多困難,比如日常經營收益減少、各種成本支出、資金壓力加大,關聯產業停工等,更重要的是市場面臨不確定性。
雖然面臨種種困難,但我仍然相信“文旅產業將繼續快速發展”這一基本判斷。我認為,改革開放四十余年,傳統的第一、二產業之價值,在消費端一定是由服務業來體現的。而服務業的靈魂就是文旅產業,因為它決定了人們對服務價值的體驗與認知,是最有含金量的“價值錨定”。前兩年,我也曾在兩會提案中呼吁“將文化產業定位于國民經濟的第四產業”,就是認準了這個方向。
國際文化交流一直是一個大趨勢、大潮流。雖然受疫情影響會產生一定的障礙或阻隔,但這個趨勢和潮流永遠不會變,國際文化交流的發展勢頭依然是強勁的。在此趨勢下分析,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市場,世界最多的消費人群,同時也是世界最大、最完善的文旅產品和服務供應體系之一,文旅產業在中國離天花板還很遠,應該說這是一個逐漸規范,逐漸與國際接軌,逐漸走向高質量發展的行業,充滿了機遇。這種機遇正是未來文旅產業發展的動力源泉,在全球文旅產業遇冷的情況下,中國具備這些優勢和機遇,中國文旅產業在未來五年到十年中會有一個突飛猛進的跨越式發展。
后疫情時代,文旅產業消費模式或發生突變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評價文旅產業的困難與機遇,往往在于你如何界定這個行業的價值邏輯,或是在哪個維度去投放它的“價值錨定”,用哪些“尺子”來衡量優劣利弊。傳統地看,優質文旅產業對場景的體驗可以覆蓋人的五大感知(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聯動的是食住行娛購五大消費環節。而到了今天,特別是線下文旅受疫情影響的現實背景下,線上傳播廣受歡迎。我們不難發現,線上對場景的體驗僅表達為視(含讀)聽兩個知覺,然而僅僅通過視聽碎片的傳達,聯動的經濟品類及規模卻不一定小,甚至是更大了。所以同樣面對優質的文旅資源,當需求急劇變化時,評價“價值邏輯”的維度和工具也就得跟著適應。
針對文旅市場的現實反饋,過去“輕”的元素正在依仗著流量元素變重,過去“重”的元素正在加速分解重構。文旅產業從過去的“一回事”,變成了互聯網文娛傳播的“N回事”。過去是“本位本體”,現在只是一個“出發點”或“立足點”。過去,我們的很多文旅產業守著一方資源和知名度,可以說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但是,在后疫情時代,我們會發現人們對文旅產業的消費模式可能會有一個突變。這既是互聯網娛樂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受疫情影響而造成的結果。面對這個強勁的市場需求,文旅產業應迅速適應并認真準備。
能夠讓單一資源適用于不同的渠道與形態,衍生出多元化的更具生命力的文旅產品,這將考驗后疫情時代的文旅功夫。放棄“文旅本位”的主導思想,讓這股“活水”流動起來。有許多成功的案例值得我們思考。迪士尼影業經過5年籌備拍出了一部《冰雪奇緣》,制作方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在這部電影的IP衍生品中,僅僅是一件小裙子,在北美的銷售額就超過了電影票房,這又說明了什么?過去文旅市場的著眼點可能比較單一,現在就需要站在比“文旅本位”更高的位置上,去審視它的“價值邏輯”。“價值邏輯”對,“市場邏輯”才可能對,如果對“價值邏輯”的判斷失誤,那么“市場邏輯”一定有隱患。
但無論如何變化,這一行業進行應對、調整、轉換的都是產品形態與傳播載體,其實真正有競爭力的還是內容品質,也可以說是IP品質。青山在,柴常燒,這是文旅產業的核心價值,也將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活水之源。
刺激政策應告別“大水漫灌”,要因時因地施策
從供給側看,文旅業復商復市關鍵是提振信心:對國家的政策有信心,對自己的企業和產品有信心,對市場的需求有信心,才能有熱情轉型創新、提質、增效,才可以甩開膀子干。這三個信心毫無疑問是當今企業家的主流心聲。我認為,在當前形勢下,國家集中出臺了很多促進文旅業復蘇政策,政策的落地就成了大家關注的問題。
一些地方在貫徹落實中存在宣傳解讀不夠到位、出臺實施細則不及時、配套措施可操作性不強等諸多問題,阻礙了政策的落實,制約了民營經濟活力的釋放。建議建立相關監督機制,監督各地、各層級對黨中央、國務院的惠企政策的貫徹落實,真正讓企業體會到政策的實惠。
從需求側看,當前全國各地紛紛出臺針對激勵文旅消費、復蘇經濟的政策,各項刺激政策應告別以往的“大水漫灌”,要因時因地,考量在前,精準施策。
因時制宜,即給消費者的文旅時間資源進一步賦權,充分配比挖掘消費需求。具體來說,著力解決以往“黃金周”與“非黃金周”消費時間資源分配及其經濟產出的巨大反差,進一步改進公共節日休假安排,加大落實帶薪休假制度的力度,逐步擴大帶薪休假制的實施面,讓文旅產業的復蘇與發展充分可持續。
此外,在頒布或即將頒布的文旅消費刺激計劃中,應充分體現出刺激帶動平衡文旅消費時間資源的特點。在針對景區門票、演出門票、電影票以及更廣泛的食、住、行、娛、購環節的各種消費券、代金券中,應當鼓勵針對傳統節假日與平常時段(包括帶薪休假時段)給予區別對待。可以體現在折扣力度、使用范圍、使用權限等。
因地制宜,即鼓勵全國各地根據自身不同情況分別施策,統一協調布署,進一步平衡全國文旅產業的空間資源。具體來說,針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的地區以及強二線、三線城市人口密集的地區,指導或限制文旅消費直接補貼的比例和類別。在欠發達地區,指導并鼓勵提高直接補貼的比例或全額補貼,擴大其補貼類別。(如景區內部交通、住宿補貼、餐飲補貼等)。這一政策宜以省為單位進行集中報批,國家部委進行統籌指導。
可以進一步考慮使用適當的財稅手段,劃分地區支持。在欠發達地區,可以考慮試點推動“文旅消費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的針對性政策,進一步帶動傳統“文旅洼地”的消費需求。
從市場主體層面來看,優化營商環境以來,特別是在“放管服”具體施策條件下,我們國家實現了企業減負達萬億之巨,但是還應該再減,尤其是疫情時期,減稅減到什么程度,降費降到多少,要兼顧國家需要和企業生存發展,兼顧國內和國際經濟形勢。要讓企業明顯地感受到下降的幅度,讓企業能夠更多地得到實惠。減下來的這筆錢,我相信許多企業都會用來再投資、再興業,甚至是再創新、再創業,提質增效,讓企業更高質量地發展。
注: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往期精彩:
“透視”中國經濟半年報 “三個聚焦”打好今年經濟下半場|中國世界觀.022
中醫藥走出去并非坦途 做強自己更能被世界接受 | 中國世界觀.020
疫情加劇全球人才競爭 出國留學長期看可能遇困難|中國世界觀.019
擊碎美國無理索賠 亟需國際化法律人才支撐 | 中國世界觀.018
疫情讓中國成為國際投資首選地 中國外貿具備V形反轉實力 | 中國世界觀.017
詆毀和挑撥終將被唾棄 中歐無根本利害沖突前景可期 | 中國世界觀016
中美斗爭是遭遇戰持久戰 需建國際和平發展統一戰線| 中國世界觀015
疫情期間直播帶貨逆勢突圍 但要防帶貨變“帶禍” | 中國世界觀.014